(呢篇嘢急就章,遲啲會作出一些改動)
上回講到,中電控股(0002)壟斷九龍新界的電力市場,相對於局限港島的電能國際(0006),中電的本土市場仲有相當發展空間,例如西九南九兩大發展項目,仲有在新界可能出現的新市真,都可以帶嚟以萬計甚至十萬計的新增商住用戶,仲未計中港邊境的發展,例如河套區的發展,供電好可能都係幫襯中電。
中電本身已經有相當規模的內地業務,一直有賣電到內地,仲有25%的大亞灣核電站,中電大本營,地理環境上連接中國大陸,比起電能旗下的港燈有更大自然增長空間。不過有辣亦有唔辣,同大陸市場更貼近,唔需要過大海,駁條電纜過嚟都易一點,中電的壟斷性優勢,所以亦較容易因為監管環境的轉變,例如開放電網,受到內地國企的挑戰。
除咗潛在的市場機會或競爭,內地市場對香港電力市場的最大影響力,在於燃料供應,香港政府近年推動更清潔能源,為本地發電廠設定更嚴格的排放上限,能源結構向天然氣靠攏,可以話係近年電力市場監管的最重要變化。
從中電管理層早幾年的言論,同埋年報的表述,相信中電本來有興趣染指天然氣業務,包括在大鴉州發展液化天然氣接收站,中電曾經提及,如果成事,有助香港在國際市場入口價格更具競爭力的天然氣,再搞大啲,香港甚至可以在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市場,同新加坡爭吓飯食。
2008年港府同兩電簽署新的利潤管理協議,同年電力市場的能源供應亦出現咗一個突變因素,作為中央政府「挺港」措施之一,港府同中國國家能源局,簽署咗一項能源供應諒解備忘錄,簽咗呢個備忘錄之後,中電好快放棄咗大鴉州起接收站的計劃。
絕大部分「挺港」措施,其實一家便宜兩家著,例如呢份能源供應備忘錄,香港叫做未來20年有穩定的能源供應,包括核電及天然氣,大陸亦唔會蝕底,有關天然氣部分,中海油(0883)集團會繼續以市價向香港供應海上天然氣20年,中石油(0857)集團亦會透過西氣東輸二線向香港供應液化天然氣,不過接收站設於內地一邊。
中電目前天然氣供應,主要來自中海油母公司旗下的崖城氣田,合約20年前簽落時,油價20蚊美金一桶, 據中電星期二業績記者會時透露,中石油12個月內會向中電供氣,不過供氣價格相等於現時的三倍。
從中電角度睇,港府選擇內地作為長期天然氣來源,客觀效果上,避免咗興建接收站所需的巨額資本開支,降低咗加電費的誘因,不過同時令香港電力市場的燃料供應,掌握在大型國企手中,國企市價供氣,中電將燃料成本轉嫁予香港用戶時,港府又加入輿論鬧埋一份,中電主席米高嘉道理當然氣頂。
氣頂一件事,數仍然要講,今年底就要進行利潤管制計劃的中期檢討。中電同電能實業同撈同煲,食同一行飯又唔需要爭飯碗,多得長和系的強大政經力量,中電多年來應該慳返唔少游說政府的財力物力精力,已經可以坐享電力市場的政策便利。兩電過去咁多年,同政府拗手瓜都站在同一陣線,一齊加價一齊轉軚,連拒絕向立法會透露「機密商業資料」的理由都一模一樣,即係好好傾。
不過中電在香港的本業,燃料供應既扼在大型國企手中,更重要係仲有自然增長的空間,用戶增加可以溝淡燃料上升的成本,呢個形勢上的分別,有可能反映在兩電在未來監管架構上的取態,中電同港燈未必會站在同一陣線。
中電本來傾緊收購埃克森美孚手上的60%青山發電股權,3月時突然宣布南方電網在後期加入洽購,最少反映中電都有意思受埋南方電網一齊玩,最近中電重新委任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做董事,放眼中電近來的部署,或者可以見到未來電力市場發展的脈絡。
關連文章:
1. 放眼中電(上)、(下)
2. 公用功用(上)、(中)、(下)
伸延閱讀:
1. 中港能源供應諒解備忘錄
順叔:我唔系太明,請問為何用戶增加可以溝淡燃料上升的成本?你是在講可以溝淡資本開支吧?除非增加用戶可以使發電廠更有效率,否則燃料成本應該一樣吧?
回覆刪除中電自己這樣說的,禾估計實際操作上,「增加用戶可以使發電廠更有效率」這句,雖不中亦不遠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