呢期講開證券公司,順手講多間,今期開海通國際證券(0665,下稱海通國際)。
大陸公司有一個大問題,就係上市公司體系的唔同公司,個名非常相似,睇少陣都搞到頭都大晒,舉個例,海通證券(6837)嚴格嚟講,唔係海通國際的「阿媽」,而係「阿婆」,中間的控股關係,仲有一隻冇上市的「海通國際控股」,海通系的「三代」關係順叔早排都搞錯咗。
星期二打開報紙,見到有段嘢,講海通證券透過認購近50億元(港元,下同)可換股債券,注資「海通國際」,睇真啲,原來只係「海通國際控股」,唔係直接泵錢落香港上市的附屬公司。
可能以為趕住搭港股直通車,海通證券在2007年7年中嚟香港開檔,搞咗間「海通(香港)」,注冊資本40個億,就係「海通國際控股」的前身,2009年底收購當時大福證券的控股權,改名做而家的海通國際,差唔多同時候,「海通(香港)」亦改名做「海通國際控股」。
海通國際兩母子,唔單止個名相似,查實業務應該都有相當重疊的地方,都係在香港做吓經紀生意,間唔中做吓細細單的企業融資生意咁,據啱啱公布的業績,至今年6月底,海通國際總資產有107億元,不過海通證券帳簿上「海通國際控股」的總資產,有132個億,從呢兩條數,可以見到海通證券在香港的業務平台唔係做得太大,最多坐住幾十個億的資產,買返來的大福證券,規模反而大兩三倍。
海通證券自己做內地生意,下面兩間附屬公司,雖則一家人,但始終有業務重疊之處,存在一定重組的誘因,兩年前公司管理層曾經講過,冇計劃私有化海通國際,不過講緊當時海通國際股價因為併購消息被炒到市值五十幾億銀,而家已經冇咗一半。
重組亦有可能掉轉嚟做,不過海通證券年初嚟香港H股上市,集資近130億元,當中35%用嚟做拓展海外業務,同今次透過注入「海通國際控股」的金額相若,照計冇理由谷大咗間非上市控股公司,再搵間上市附屬公司去食。
當然啦,出現私有化機會通常因為股價太殘,博私有化命中率低,要坐住間盈利能力冇保證的公司鬥長命,未必個個啱胃口,唔少中國公司都係在一個不合理的企業架構運作多年,海通證券話要搞國際化,老實講,搞掂香港辦業務先算。注資近50億元亦唔係大得去邊,唔搞系內重組,最有可能都係在香港買返一兩件貨,近年有啲小型證券行搞上市,好可能就係為咗可以賣盤俾內地證券公司。
淡市之中,小型經紀行搵食特別艱難,代表細行的C組經紀,市佔率又已經跌穿雙位數字,連渣打都跳出嚟5年免佣搶生意,海通國際今年頭半年的經紀業務跌到唔夠2億銀。
海通國際擔大旗,湊阿婆海通證券H股上市,過百億大刁,本來份佣好和味,不過舊年第4季上市撻Q,集資金額縮水,海通國際上半年的企業融資業務只係賺一億多啲,亦係增長主要動力,下半年以嚟食穀種,除非剩低幾個月市況大反彈,否則上半年盈利增幅好難保持。
咁就剩低一辨,做吓好似RQFII呢類資產管理,香港離岸人民幣資金個水池越大,資金往來中港越多投資途徑,有中資背景的證券行最著數,中信證券(6030)在香港都有幾個業務平台,不過規模被龐大的內地業務溝淡咗,海通證券細細粒,集中中港業務,業績最可以反映RQFII、A股ETF呢類跨境人民幣證券業務的增長。
純粹比較今日的海通國際及以前大福證券的估值,呢隻嘢雖則未到海嘯價,但市況幾差都好,換咗個老闆,市值反而冇咗一半,就唔係太合理,唔通以前彤叔及成班友好,以前通通幫襯大福?
關連文章:
1. 海通大福
2. 海通福街了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