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7月9日星期六

算嚿銀數(下)

(刊於2011年7月8日am730)

上回講到,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黑洞有幾深,銀行相關信貸風險有幾高,因為缺乏正式官方數據,投資大行班財演個個口噏噏當秘笈,咪埋眼唱淡都吹到似層層。

好多人驚鬼,因為未見過;見過鬼,多數反而唔會再怕黑。同樣道理,市場擔心中國銀行有系統性風險,因為唔知嚿銀債幾大,如果地方政府唔係將條數收收埋埋,如果監管機構能夠提供最新最準確數據,大家唔會覺得件事咁恐怖,呢啲叫做「不明朗因素」。

換句話講,拆除呢個計時炸彈王道正藥,就係提高公共財政透明度,跟住提出重組方案,呢樣嘢,正正發生緊,亦係中國銀行業近排最正面發展。

上個星期,國家審計署公布全國地方政府債務約10.7萬億,大約係中國經濟27%,當中一半嚟自政府融資平台。呢組數字,未必反映所有債務風險,最少係至今為止,中央政府一次最認真「摸底」工作,銀監會其實亦就銀行體系相關風險,一直進行「摸底」工作,如無意外,短期內會有官方數字出街。

中央要徹底「摸底」,其實話你知,阿公正準備拆彈,亦係中國公共財政改革前奏,早排外國傳媒引述銀監會消息,話中央政府「三個月」內會做嘢,可信性不高,但當中提及成立類似當年匯金嘅國投企業吸納銀行部分不良資產、容許地方發債等幾個方案,最少可以反映監管機構幾個重要拆彈思路。星期四國務院例會,亦講咗要「高度重視」地方債問題,要按「分類管理、區別對待」原則,進行整改,並證實會研究建立地方政府舉債機制。

中央政府一邊以阿公身份收陀地,另一邊又做鴕唔準地方政府有赤字及舉債,所以地方政府唯有靠賣地支持公共開支,同埋靠融資平台呢啲表外灰色渠道撲水,如果正式準許地方政府發債,第一件事,就係要大幅提高地方財政收支透明度,如果唔係,邊度會有投資夠膽借錢畀你;第二件事,要開放債券市場,引入更多外國資金,唔係再由國企銀行溏魚飲溏水。

地方地府為發債被迫增加公共財政透明度,引入更多資金分散銀行體系相關信貸風險,呢兩件事,亦係兩個無可避免改革大方向,唔會幾個月內嚟一場全國整改,問題亦唔會忽然一天光晒,但最少成件事唔會咁「不明朗」,到時好似穆迪呢啲二打六,就唔可以再隨便亂噏,投資大行,更可能會排隊唱番好添。
伸延閱讀:
#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